潜伏期为10~21天,多为14天。
原发感染通常发生于儿童期,常呈良性自限性,成人及免疫抑制患者可发展为重症。
(一)前驱期
部分患者有发热头痛、全身不适、纳差及上呼吸道症状,偶可出现前驱疹。此期持续1~2天。婴幼儿常无前驱期症状。
(二)出疹期
多于发热当天出疹,皮疹有以下特点:
1. 先见于躯干、头部,后延及全身。皮疹发展迅速,开始为红斑疹,数小时变为丘疹,逐渐形成疱疹、结痂,伴皮肤瘙痒。皮疹分批出现,同一部位可见斑疹、丘疹、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。1~2周后痂皮脱落,色素沉着可持续数周,一般不留瘢痕。
2. 皮疹常呈椭圆形,3~5mm,周围有红晕,疱疹浅表易破,顶部可见脐凹。疱液初为透明,后混浊,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呈脓性。
3.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,躯干最多,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,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等。
4. 口腔、外阴、眼结合膜等处黏膜可发生浅表疱疹,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,伴有疼痛。
(三)重症水痘
多见于小于1岁的婴儿、孕妇及应用免疫抑制剂、放化疗、HIV感染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。临床表现为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,体温可高达40℃以上,皮疹多为播散性,常呈出血性皮疹或大疱型疱疹,严重出血或DIC。
(四)特殊类型水痘
1. 突破性水痘:
接种水痘疫苗6周后出现的野生型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病例称为突破性水痘。通常症状较未接种疫苗患者轻,皮疹常不典型,无水疱、结痂等,类似蚊虫叮咬皮疹,多不伴发热。
2. 新生儿水痘:
患有水痘的母亲分娩时可感染新生儿,新生儿感染后重症比例较高,病死率高达30%。分娩前2周感染水痘可传播给胎儿,症状相对较轻。
3. 先天性水痘:
母亲孕20周前患水痘或带状疱疹可能累及胎儿,发生先天性水痘,发生率约1%~2%,表现为出生体重低、瘢痕性皮肤病变、肢体萎缩(一个或多个肢体短小或者畸形)、眼部异常(视神经萎缩、白内障、视网膜脉络膜炎、眼球震颤等)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(大脑皮层萎缩、小头畸形、癫痫发作、智力低下)等。死亡率高达30%以上。
(五)并发症
1. 肺炎。多见于免疫缺陷者、新生儿。于病后1~6天发生,表现为发热、咳嗽、呼吸困难、咯血、胸痛和肺部啰音。胸片示两肺散在斑片状或结节状影。
2. 脑炎。常发生于出疹后第2~6天或出疹前或病愈后,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似,亦可累及小脑,表现为共济失调。
3. 皮肤细菌感染。疱疹破溃时可合并细菌感染,病原体以化脓性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。
4. 其他并发症。包括心肌炎、血小板减少、肝功能异常、肾炎等。